禅门问答

打坐时应如何处理妄念?

打坐时,数息数了一段时间后,心平静了,也清澈多了,然后就把心安住,不用再数了。不数息,心也许会平静一小段时间,可是妄念又会再回来。这时,还是让心保持平静清澈,不要受妄念的影响。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妄念回来的那一刹那,我们正面对着惯性的思想模式。要是心的清澈觉性不在了,又开始想事情,那我们就会再次跟着惯性的思想模式走。

所以,察觉妄念,面对妄念,且不受妄念的影响,是非常重要的。要是清澈的心受了妄念的影响,我们便失去觉性,也无法做自己念头的主人。

什么是业?

业是你心的呈现。

当你的心呈现了一个结果或事实,这个事实便是你的业。即使你不满意这个结果或事实,你还是得克服这些障碍。人们称这些障碍为恶业。一般人这样称呼它,但实际上,业并不完全是坏的。业有善业恶业。佛呈现佛的业,菩萨呈现菩萨的业,凡人呈现凡人的业。所以我们把心的呈现称为业。

在繁忙的日常生活里,如何保持平静的心?

当一件事情发生时,我们必须首先看清什么是事实,亦即什么是问题的根源。

要看清事实,我们的心必须保持清明与平静。我们需要看到问题真正的根源。如果我们不了解问题的根源, 与它所传达的讯息,我们便会兹长很多情绪。问题已经存在了,如果我们专心处理一个问题,此问题便会很容易解决。

可是如果为了一个问题而茲生很多情绪,我们便增添了更多的问题。情绪使我们耗费許多的时间与精力,一事无成。我们必须了解问题真正根源,问题的核心,我们才会觉察,我们平常一直习惯性地过度反应。

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多的情绪?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多的焦虑?因为我们想正确地解决问题,使之不再犯。但是,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,却使问题恶化。问题恶化,是因为我们常常过度反应。

有时在家里,情绪化会使我们小题大做。例如,夫妻为一件小事意见不合,然后双方变得很情绪化,不久,小事情演变成一大堆烦恼。这是因为,我们无法看清楚真正问题的根源。

什么是禅?

禅是人生问题的解决之道。平常我们迷惑不觉,禅则清楚明了;我们烦躁愤懑,禅则自由自在;我们犹豫不决,禅则镇定自如。禅是一种磨练,可洗除人心内的妄想、偏见、烦恼。

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禅宗最重要的倡导者是六祖慧能(公元638—713),他承继了释迦摩尼的清净智慧,教导学人,及宏化禅宗宁静自在的精髓多年。六祖慧能的教诲不但在中国传播,也传入了日本与韩国。如今在西方国家里,「禅」字是以日语发音(zen),而不是以中文发音(chan) 称呼。禅宗五个支脉派的渊源都可追溯至六祖慧能。而留传下来的「六祖坛经」,记载了六祖慧能教导,则是研究早期禅宗最重要的资料来源。如今全世界有数以百万的禅宗的修行者,他们在心灵的探索会使他们发现自己有颗无比丰沃的心,而这颗心有着无穷的创造力,能在十方法界里为自己找到安住处。

静坐有哪些好处?

静坐的领域几乎与禅一样的广泛,可是毫无疑问的,静坐是禅宗练心的重要修行方式。相似于禅,静坐有许多的好处,可是最终,这些好处可归纳为一。打坐能把充满杂念、烦恼的心平静下来,稳定脉搏,平稳呼吸,并激活头脑的枢纽部分,让静坐者体验在日常生活里罕见的安宁状态。但打坐最大的好处是让人体验空性(即无念的状态)与自己的清净本性与心的浩瀚。譬如说,你为工作或人际关系而烦恼,这些烦恼使你看不清事实,因此无法解决问题。意即,事实被你的妄想扭曲了。可是,如果你勤于打坐,你便可以释放这些偏见或执着,让自己的心展现出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。这并不是理论,事实确实如此。想想看:当你害怕时,你会不会感觉喜悦?不会。所以,静坐可以清除内心的妄想与杂念,呈现智慧,能如实看清事实。

如何学习静坐?

有些人认为静坐时,可以伴以轻音乐、美丽的图案、轻吟、诵唱或其他。这些也许可以舒缓一下神经,可是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静坐。禅宗的静坐是师父传授给弟子的一个特定姿势与方法,意即,应由一个深谙静坐技巧的师父传授,就像必须从一个会拉小提琴的人那里学习小提琴。一个禅寺的核心是禅堂。禅堂是静坐的最佳去处,无论你是佛教徒还是在寻找心灵的安宁。那里有师父可以指导静坐应有的态度,譬如如何坐,如何开始,如何呼吸,如何数息等。你可以学习打坐,但最终你必须为自己的心负责。因为只有你可以清除心里的烦恼、忧虑与执着,只有你可以把心平静下来而不受妄想的打扰。毗卢禅寺欢迎所有人到禅堂静坐,我们会指导你如何在忙乱的平日里,保持一颗安稳的心。另外,我们将提供禅坐手册与指导的录音CD,让你一步一步的学习静坐并探讨禅之真正意义。